- globalhakkaa
陈朝强:上帝爱惜客家人
全球客家福音大会查经早祷会
上帝呼召了约拿,即使约拿再三逃避,最终还是回应了呼召。陈朝强牧师以“逃不掉的呼召”及“你当明白上帝的心”为题,借用了约拿先知的故事,在全球客家福音大会的两天查经早祷会上,提醒与会的众弟兄姐妹。
首先,陈牧师要会众先从圣经中看,约拿是何许人也。约拿是神的先知(列王记下十四25),也是迦特西弗人,亚米太的儿子(列王记下十四25),他的预言很准(列王记下十25),还有学问且能出口成诗(约拿书二章),更是大有能力的布道家(约拿书三4-9)。
“四不”基督徒 陈牧师说,神要大大使用约拿(约拿书一1-2),所以要他到恶人的地区去,因为人的恶达到神面前。“宣教是要往‘恶人’地区去,恶人的‘恶’是因为不认识上帝,所以你要起来,往客家人中去宣教。”
他指出,今天教会有许多“四不”基督徒,即 是以“不会”、“不敢” 、“不能” 、“不要”来回应的基督徒,他们就如同约拿躲避耶和华的呼召(约拿书一3)一样。
“其实这些都是撒但在作怪,让我们在推辞上帝的呼召时,肯定有上百种的理由。”
对于约拿躲避耶和华的原因,陈牧师阐述了3大理由。首先是,路途遥远,语言不通,因为尼尼微是亚述国的首都,位处美索布达米平原,距离以色列千万里远。其次,爱国心切,种族歧视,因为亚述国当时侵犯以色列国土,而且以色列将被亚述摧毁,而亚述凶残,约拿的生命会有危险,因为亚述国虐待战争的俘虏。
从中的反思,传福音的事考虑越多,越是去信心和勇气,最后会选择放弃。人要逃避神的呼召,总是有千百“合乎自己的理由!”真正的原因是只顾自己,不懂上帝的心。最后,热情的心如果有太多顾虑,心就渐渐冷淡。
“四不”的约拿 然而,约拿躲避不了掌管万有的上帝,因为上天下地,上帝都找到你(诗篇一百三十九7-8)。约拿躲避不了,你也躲避不了!
上帝找得到不管世间疾苦沉睡觉的约拿,可是,“敬畏上帝”的约拿却以“四不”的态度来回应上帝:上帝使狂风大作,他不理;船几乎破坏沉没,他不管;水手惧怕哀求神,他不求;抛到海中喂大鱼,他不怕。
陈牧师强调,这种“四不”的“无心”神仆及信徒,不单有风暴在他的心,而且也是教会引起风暴的中心人物。
上帝安排一条大鱼“吞吃”了约拿,以为是生命的结束,但却是新生命的开始。朝强牧师说,生命的成长不是快熟面,而是一寸寸地经历上帝的雕削(苦难),一步步地经历上帝的带领。虽然雕削是痛苦的,跟随是苦闷的,但你的形像与样式已改变,你的脚步也更坚定。
约拿也在患难(鱼腹)中求告上帝(约拿书二2-9),在鱼腹中三天三夜不死的约拿,因经历上帝的拯救,终于有所悔悟。于是,神吩咐鱼把约拿吐在旱地上。今天的你是昏昏沉睡,是面临抛海,在鱼腹里,还是被吐在旱地?
“记住,传福音,是逃避不掉的呼召。你是选择现在就顺服,还是经历苦难才顺服?”
我们要有“四同”生命 第二天的晨早查经主题为“你当明白神的心”,陈牧师认为,约拿在鱼腹中经历三天三夜的死,以后又复活,就如同耶稣在坟墓中经历三天三夜的死,以后又复活;而信徒需经历在基督里的死与复活,就是“四同”生命,即同钉十字架、同死、同埋及同复活的生命。
神第二次呼召约拿,给约拿第二次机会往尼尼微去宣告祂的话(约拿书三1)。虽然约拿不顺服,但上帝不以暴力改变人,上帝以不止息的爱来感化人。因为暴力只是限制人,而爱却是道成肉身。
“你要得客家,要先爱客家;你要爱客家,先要经历十字架的爱。我们要爱,就要预备受伤害,不能单凭自己的热诚,还需要有十字架牺牲的爱。”
约拿终于踏上往尼尼微城的路,即是踏上了宣教之路,而你是否在大会之后就去“得客家“?抑或继续沉睡? 陈牧师促请全球的客家弟兄姐妹发动起来,向同胞、邻舍与亲友们传福音。
我岂能不爱惜呢 之后,尼尼微全城都悔改(拿三:5-9),最终神察看他们离开恶道,便不把灾祸降与他们了。由此可见,神的话语大有能力,我们岂能不去传呢? 同时,悔改不只是口说、心动,而是行事为人与悔改的心相称――禁食祷告、离开恶道、丢弃强暴、将心归神,这都是悔改的标记。
信徒的复兴会影响领袖,领袖的复兴会影响整个教会、国家;因为满有怜悯的神,总是给许多人悔改重生的机会。
可是,因着恶人的得救,约拿大大不悦,且发怒神的决定,于是约拿出城,坐在城的东边,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,坐在棚的荫下,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。(约拿书四5)
“人自己悖逆神,却盼望快快得到赦免、蒙拯救;但看见‘恶人’得赦免、蒙拯救,却忿忿不平!今天,我们是否如约拿一样的心态?”
陈牧师指出,一个老我还未死透事奉神的人,每当事情出现不是他所要的结果时,就会生气、颓丧,结果就冷漠无情,袖手旁观,盼望“坏事”连连发生。
后来,神要让约拿明白他的心,于是祂藉着蓖麻树的枯槁告诉约拿说:“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,也不是你培养的;一夜发生,一夜乾死,你尚且爱惜;何况这尼尼微大城,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,并有许多牲畜,我岂能不爱惜呢?”(约拿书四10-11)
朝强牧师语重心长地说,“我岂能不爱惜呢?”这是神的心声,而我们听见了吗?
最后,他讲述了古晋石隆门磐石堂的植堂故事。古晋石隆门是个客家人聚集的地方。40多年前,有一个小女孩派到了石隆门的小学当牙科护士。身为基督徒的她在当牙科护士的时候,也给小孩讲圣经故事,开始了主日学。
40年后的今天,磐石堂在石隆门成立,现在有100多位信徒。这间教堂共培育了2个牧师、1个宣教士和2个师母,他们是古晋两个教区长――莫荣发牧师和陈石兴牧师和陈兰娟宣教士。这位姐妹是一位福州人,她,就是郑小毛姐妹。
*砂拉越卫理公会卫理报提供*